欢迎您来到星辉消防维保网站!
行业新闻
灭火器压力状态检查关键要点解析 喷射软管老化情况查看不容忽视 灭火器外观完整性检测必知技巧 灭火器内部药剂更换时机判断指南 压力表指针位置判定标准详解
2025-06-01 11:29:58

image

灭火器压力状态检查是日常维保中最关键的环节。站在灭火器前,首先观察压力表指针位置,指针在绿色区域表示正常,红色区域表示压力不足,黄色区域则代表超压。检查时不能只看静态压力,要轻轻摇晃灭火器后再次确认指针位置,防止因药剂沉淀导致误判。干粉灭火器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出现压力下降假象,应将灭火器移至室温环境静置2小时后再检查。

喷射软管老化检查必须细致入微。双手握住软管两端,先观察表面是否有裂纹、硬化或明显变形,然后做180度弯曲测试,出现龟裂声或白色折痕立即更换。特别注意软管与喷枪连接处的金属卡箍,用拇指按压检查是否松动,同时查看接口处有无药剂结晶渗出。对于橡胶软管,使用超过5年即使外观完好也建议更换,塑料软管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灭火器外观检测要遵循"从上到下、由外到内"原则。先检查保险销的铅封是否完整,再查看把手有无变形裂纹。用指甲轻刮贴纸标识,字迹模糊或脱落的要及时更换标识。筒体检查最关键,用手电筒45度角照射观察有无凹陷或锈蚀,重点检查底部和焊缝处。发现直径超过5mm的凹陷或深度锈蚀必须报废。灭火器支架同样重要,检查固定螺栓是否锈死,支架能否承受灭火器重量不发生晃动。

干粉灭火器药剂更换时机有明确标准。当压力表反复显示压力不足,或灭火器总重量比标称值轻10%以上时,必须更换药剂。实际操作时,先释放残余压力,逆时针旋开器头,倒出旧药剂观察是否结块。新药剂装入前要用干燥纱布擦拭筒体内部,装填量严格按灭火器标注重量,误差不超过±5%。ABC干粉与BC干粉不可混用,更换后要做喷射测试确保无堵塞。

二氧化碳灭火器检查重点不同。没有传统压力表,要定期称重检查,当重量减少超过标称值的10%必须充装。检查阀门密封性时,涂抹肥皂水观察是否冒泡。操作时戴防冻手套,避免皮肤接触低温部件。每5年必须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

压力表判读需要掌握技巧。在光线充足环境下,双眼平视表盘,避免视觉误差。发现指针抖动要检查压力表固定螺母是否松动。机械式压力表每2年需校准一次,电子式压力表要定期更换电池。指针停留在两个颜色区域交界处时,按不利原则处理,即视为不正常状态。

灭火器存放环境直接影响使用寿命。避免阳光直射,环境温度保持在-10℃至45℃之间。潮湿场所要每月检查筒体底部锈蚀情况,化工区域要防止腐蚀性气体侵蚀。灭火器存放位置要醒目易取,周围1米内不得堆放杂物。推车式灭火器要保证轮子灵活转动,制动装置有效。

维修操作必须规范安全。拆卸前确保压力完全释放,使用防爆工具操作。更换密封圈时要涂抹硅基润滑脂,O型圈必须使用原厂配件。重新充装后要做气密性测试,将灭火器浸入水中保持30秒无气泡产生。所有维修必须记录在灭火器标签上,包括日期、操作人员和更换部件信息。

不同类型灭火器有特殊检查项。水基型灭火器要防冻,检查防冻液浓度是否达标。洁净气体灭火器要检查喷嘴防护帽是否完好。金属筒体灭火器要定期翻动防止药剂板结。对于车载灭火器,要额外检查固定带是否老化,夏季避免长期暴晒导致超压。

压力检测设备要定期验证。数字压力计每年校准一次,机械压力表每半年用标准表比对。使用气压源测试时,缓慢升压至工作压力的1.1倍,保持5分钟检查有无泄漏。测试后压力下降不超过5%为合格。检测过程中发现安全片起爆或压力表持续上升,必须立即停止并排查原因。

日常检查要建立标准化流程。制作检查卡片,列明所有必检项目并打钩确认。发现问题的灭火器要立即隔离并挂禁用标牌。检查频率要符合规范要求,重点部位灭火器每月检查,普通区域每季度检查。所有检查记录要保存至少3年,电子记录要做好备份。

药剂充装操作要注意细节。干粉充装机要接地防静电,充装速度控制在3kg/min以内。二氧化碳充装要使用称重法,液态充装至设计重量的95%。操作时穿戴防护装备,充装区域保持通风。充装后静置24小时再复检压力,确保稳定性。

灭火器报废判断要严格。筒体出现任何形式的裂纹立即报废。化学腐蚀导致壁厚减薄超过10%必须淘汰。达到说明书标注的使用年限,即使外观完好也应报废。报废灭火器要彻底排空,在筒体打孔破坏后交由专业机构回收。

检查人员要具备专业能力。熟悉GB50444和GB50140等标准要求,掌握各类灭火器结构原理。实际操作前进行专项培训,重点学习压力容器安全知识。检查时携带标准工具包,包括扭矩扳手、测厚仪、照明设备等。发现异常情况要能准确判断是否需要专业维修。

维护记录要完整可追溯。每具灭火器建立独立档案,记录生产日期、上次检修时间和问题处理情况。使用条形码或RFID标签提高管理效率。重要场所建议采用物联网压力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灭火器状态。定期分析维保数据,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改进。

现场检查要注重实效。带上白手套擦拭灭火器表面,更容易发现油污和泄漏痕迹。用手电筒斜照检查筒体变形,比正面观察更有效。对于隐蔽部位,使用内窥镜辅助检查。检查完毕后,将灭火器复位时测试把手操作是否顺畅。

特殊环境要采取对应措施。低温场所选用低温型灭火器,并加装保温套。高湿度环境每月检查一次内部干燥剂状态。腐蚀性环境要缩短检查周期,必要时喷涂防腐涂层。震动频繁的区域要增加灭火器固定措施,防止部件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