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消防设备运行安全屏障 全方位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2025-06-12 15:26:41

为实现筑牢消防设备运行安全屏障、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需从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着手。下面从具体操作层面出发,提供一系列实用方法和策略。
消防设备选型是安全保障的步。选择设备时,要认准3C认证标志,这是产品符合标准的基本保证。比如火灾报警系统,优先选择具有高灵敏度和低误报率的品牌。以海湾、青鸟等知名品牌为例,它们在技术成熟度和售后服务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根据场所类型合理配置设备,如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除了常规的烟感、温感探测器,还应增设手动报警按钮,间距不超过30米;仓库等空间较大的地方,可安装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提前发现火灾隐患。
设备安装过程直接影响后续运行效果。严格按照安装规范操作,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道安装要确保坡度符合要求,避免出现积水导致管道锈蚀;喷头安装要与天花板保持合适距离,不能被遮挡。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全面调试,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模拟报警测试,检查报警信号能否准确传输到消防控制室;对消火栓系统进行水压测试,确保水压在0.15-0.2MPa之间,满足灭火需求。
日常巡检是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的关键。制定详细的巡检计划,每日对消防控制室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查看报警控制器是否正常运行,有无故障报警;每周对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查看压力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喷管有无破损;每月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启动消防泵,检查水流指示器、报警阀能否正常工作。建立巡检台账,详细记录巡检时间、人员、设备状态及发现的问题,发现故障立即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关键时刻正常运行。每季度对火灾报警系统的探测器进行清洗,去除灰尘等杂质,防止误报;每年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道进行防腐处理,更换老化的阀门;每两年对消防水泵进行全面检修,检查电机、叶轮等部件的磨损情况。维护保养工作要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消防公司进行,确保维护质量。
人员培训是提升消防应急能力的重要环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灭火器要遵循“提、拔、握、压”四字口诀,消火栓使用时要迅速连接水带和水枪,打开阀门;火灾报警流程,发现火灾后要时间按下手动报警按钮,拨打消防电话,并向单位消防负责人报告;火场逃生技巧,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按照疏散指示标志逃生等。培训后要进行实操考核,确保员工真正掌握技能。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应对火灾的重要保障。根据场所特点制定针对性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立即启动应急广播,通知人员疏散;疏散引导员要引导人员有序撤离;灭火行动组要使用消防设备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发现问题及时修订。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
建立消防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消防设备接入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并推送信息至管理人员手机。通过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对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进行任务派发和跟踪,确保工作按时完成,同时生成各类统计报表,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消防设备整体情况。
加强与消防部门的沟通协作也不容忽视。主动邀请消防部门到单位进行指导检查,听取专业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积极参加消防部门组织的培训和活动,了解最新的消防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提升单位消防管理水平。与周边单位建立消防联防机制,在发生火灾时互相支援,共同应对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