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星辉消防维保网站!
消防知识
消防管道锈蚀情况巡检要点与处理方案
2025-05-31 10:56:19

image

消防管道锈蚀是维保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系统可靠性和灭火效率。锈蚀不仅可能引发管道泄漏,还会导致阀门卡死、喷头堵塞等连锁问题。检查锈蚀要从管道外壁开始,重点观察焊缝、法兰连接处、螺纹接口以及支架接触部位。这些位置由于应力集中或长期摩擦,最容易出现初期锈斑。使用强光手电筒斜向照射管道表面,更容易发现细微锈迹。对于隐蔽安装的管道,必须拆除局部吊顶或装饰层进行抽查,尤其是潮湿区域和通风不良的位置。

发现表面浮锈时,立即用铜丝刷或百洁布手工除锈,禁止使用电动工具避免破坏镀锌层。处理完成后喷涂灰色环氧锌黄底漆,涂层厚度不小于80μm。对于已经出现红锈的区域,先用角磨机装尼龙刷盘清除疏松锈层,露出金属基体后立即涂刷锈转化剂,形成黑色磷化膜后再补涂防锈漆。特别注意管道底部和背面等不易观察的部位,这些地方往往锈蚀更严重但容易被忽略。

管道螺纹连接处的锈蚀需要特殊处理。先拆下连接部位的保温层,用螺纹除锈剂浸泡10分钟后,使用管螺纹修复器重新攻丝。处理完成后涂抹螺纹密封胶,安装时在外螺纹缠绕12圈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注意缠绕方向与螺纹旋向相反。对于法兰连接处锈蚀,要拆开法兰检查密封面情况,更换全部螺栓螺母,新螺栓必须涂抹二硫化钼润滑脂。

管道支架部位的锈蚀处理容易被忽视。拆除原有锈蚀支架后,用磁粉探伤检查管壁是否出现应力裂纹。新支架安装时要使用氯丁橡胶隔垫,支架间距严格按规范调整:DN50以下管道不大于3米,DN65-DN100不大于3.5米,DN125以上不大于4.5米。在管道穿墙处必须检查套管内的锈蚀情况,取出旧套管时要避免震动管道,新套管与管道间隙用防火泥密封。

喷淋系统末端试水装置是锈蚀高发区。每月测试时要特别检查试水阀门的阀杆锈蚀情况,发现操作力矩增大时立即拆解阀门。阀杆轻微锈蚀可用600目砂纸沿轴向打磨,然后涂抹硅基润滑脂。阀体内部锈蚀需使用管道内窥镜检查,必要时采用气动喷砂处理,处理后立即用压缩空气吹扫并涂覆管道专用环氧树脂涂层。

湿式报警阀组的锈蚀处理要格外谨慎。先关闭水源控制阀并排空阀腔,拆卸阀盖时注意保护密封面。阀瓣组件锈蚀超过1mm厚度时必须整体更换,导向杆锈蚀可用车床修整后镀硬铬处理。重新组装前所有金属接触面要涂抹消防专用硅脂,紧固螺栓需按对角线顺序分三次拧紧至规定扭矩。

消防水泵进出口管道的锈蚀检查要结合年度大修进行。拆除柔性接头后,用内壁检测仪测量管道剩余壁厚,当壁厚减薄量超过原厚度30%时必须更换管段。检查水泵底座螺栓孔周围是否出现应力锈蚀,必要时加装不锈钢加强板。进出水总管上的压力表接头要全部更换为不锈钢材质,原有碳钢接头往往是锈蚀泄漏点。

埋地管道的锈蚀检测需要专业设备。使用管道防腐层检测仪测量防腐层完整性,对破损点开挖验证。开挖后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管壁厚度,同时检查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参数。发现局部锈蚀时,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现场缠绕修补,修补范围要超出锈蚀边缘至少150mm。对于大面积锈蚀的埋地管道,建议采用穿插HDPE管的内衬修复技术。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支管锈蚀可能堵塞喷头。在系统放空后,使用管道机器人检查支管内壁状况,发现锈垢堆积超过管径1/5时必须更换管段。喷头安装螺纹锈蚀时不可强行拆卸,应先喷渗透油浸泡2小时,然后用专用扳手缓慢旋出。新喷头安装前要在螺纹部位涂抹凡士林,禁止使用密封胶。

消防管道电化学腐蚀的预防措施要落实到位。不同金属连接处必须安装绝缘法兰,已有绝缘垫片要每年测量绝缘电阻,阻值小于1MΩ立即更换。管道系统所有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避免形成杂散电流回路。在潮湿环境中,管道外壁可缠绕镁阳极带,每20米设置一处,阳极消耗超过50%就要更换。

日常维护中建立锈蚀分级记录制度很有必要。将锈蚀分为三级:一级为表面浮锈,二级为深度锈蚀但未影响结构,三级为穿孔或结构损伤。一级锈蚀纳入季度维保计划,二级锈蚀必须在两周内处理,三级锈蚀立即停用整改。每次处理都要拍照存档,在管道电子档案中标注具体位置和处理日期。锈蚀修复后48小时内要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时间不少于2小时。

选择合适的防腐材料能延长管道寿命。在普通干燥环境中使用环氧煤沥青涂料,潮湿区域建议采用聚氨酯玻璃鳞片涂料,化工区域必须使用酚醛环氧涂料。涂装前表面处理要达到St3级标准,即彻底去除所有可见油污、氧化皮和锈迹。涂料施工时环境温度要高于露点3℃以上,相对湿度不超过85%。每道涂层间隔时间严格按产品说明控制,涂层总厚度不小于200μm。

消防管道保温层下的锈蚀特别危险。拆除保温层时要做好防护,避免石棉纤维扩散。发现保温层进水必须追溯泄漏点,同时检查相邻管道段。更换保温材料时优先选用闭孔橡塑材料,接缝处用专用胶水密封后再缠玻璃丝布。新做保温层要预留检查口,每隔3米设置一个可拆卸的检查段,方便后续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