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星辉消防维保网站!
消防知识
守护生命通道医院消防安全评估不容忽视
2025-11-12 12:42:41

医院作为特殊的人员密集场所,收治的患者大多行动不便,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生命通道的畅通直接关系到病患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消防通道被占用、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开展系统、细致的消防安全评估,切实保障生命通道畅通,是医院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消防通道的宽度必须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医院疏散楼梯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不得设置门槛或其他障碍物。在实际评估过程中,需要使用卷尺进行实地测量,确保通道宽度完全符合标准。同时要仔细检查通道两侧墙面是否悬挂了不必要的装饰物或放置了柜子等物品,这些都可能成为疏散过程中的阻碍。

安全出口必须始终保持可用状态。每个安全出口都应设置醒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这些标志在正常照明断电后应能持续工作至少30分钟。评估时需要逐一测试每个安全出口的开启灵活性,检查门锁是否为推闩式或其他快速开启装置,严禁使用需要钥匙才能从内部开启的锁具。对于需要控制出入的区域,可以安装安全出口推杠锁,这样既能满足日常管理需求,又能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开启。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必须保持常闭状态,这是许多医院容易忽视的重要细节。评估时要检查所有防火门是否安装了闭门器,闭门器是否完好有效。严禁使用木楔、砖块等物品卡住防火门使其处于常开状态。同时要检查防火门顺序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双扇防火门能够按照正确顺序关闭,这对阻隔烟火蔓延具有关键作用。

医院病房的疏散条件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对于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特殊科室,评估时要重点检查是否设置了便于病床通行的无障碍通道,转弯半径是否足够病床顺利通过。每个病房门口都应张贴本房间的疏散路线图,清晰标明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径。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医院需要制定详细的人员疏散预案,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分工。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必须保持完整有效。评估时要模拟主电源断电情况,测试所有应急照明灯是否能在5秒内自动点亮,并持续照明不低于30分钟。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连续指示疏散方向,避免被烟雾遮挡。安全出口标志应设置在出口正上方,确保在烟雾环境中仍然清晰可见。

医院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至关重要。消火栓箱前1.5米范围内不得放置任何物品,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取用。灭火器应放置在明显且便于取用的位置,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具,不宜超过5具。需要建立灭火器检查卡制度,每月检查一次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喷嘴是否完好,并做好详细记录。

电气火灾隐患需要特别重视。评估时要重点检查配电箱下方0.8米范围内是否堆放可燃物,大功率医疗设备是否使用专用插座,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现象。病房内应严禁使用电热杯、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插座不得超负荷使用。对于老旧线路,要制定更新改造计划,从根本上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落实每日防火巡查制度,重点检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用火用电是否存在违规情况。每月组织一次全面检查,测试各类消防设施功能。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演练,确保每位员工都熟悉自己的疏散引导职责。建立完整的消防档案,包括设施维护记录、培训演练记录、隐患整改记录等。

医护人员是火灾发生时患者疏散的主要力量。每位医护人员都应清楚知道最近的灭火器、消火栓位置,掌握基本的灭火技能。要特别培训医护人员在不同场景下协助患者疏散的技巧,比如使用床单制作简易担架,利用轮椅快速转移患者等实用技能。新员工入职必须接受消防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医院消防安全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的工作。保障生命通道畅通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对生命的尊重。通过系统化的消防安全评估,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配合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当每一位医院工作人员都将消防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才能为病患构筑起最可靠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