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消防安全是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每年开学季,各类学校都面临着严峻的消防安全考验。要真正筑牢校园防火墙,必须从日常检测、隐患排查、应急演练三个维度着手,让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每月必须对室内外消火栓进行出水测试,重点检查接口是否完好、水压是否达标。实际操作中,可选取教学楼更高层的消火栓进行测试,确保末端水压不低于0.15兆帕。同时检查消火栓箱内配件是否齐全,特别是水带接口密封圈是否老化。这些看似简单的检查,往往能发现重大隐患。消防水泵房也需要同步检查,确认水泵控制柜处于自动状态,稳压泵运行参数正常。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需要每周抽检。选择在夜间或光线不足时,模拟断电情况,检查应急照明灯的亮灯时间和照度。特别注意转角处、楼梯间、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是否清晰可见。实际经验表明,很多学校的应急照明电池寿命不足,必须建立更换台账,确保每两年更换一次蓄电池。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高度要统一规范,确保在烟雾环境中仍能清晰辨识。
自动报警系统是校园消防的重要部分。每季度必须进行全系统测试,包括烟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等。测试时要注意模拟真实火情,用专业烟枪测试探测器灵敏度。特别要检查报警主机是否能准确显示火警位置,联动设备是否正常启动。很多学校因装修或线路老化导致报警点位失效,这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报警系统的备用电源要定期测试,确保在市电断电时能持续供电。

灭火器的管理要落实到人。每个灭火器都要有专属编号和检查卡,每月由指定责任人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区,检查插销是否完好,喷管有无龟裂。实际操作中,可将检查日期标签贴在灭火器瓶身上,过期未检的一目了然。特别提醒:干粉灭火器必须每五年进行强制检验,水基型灭火器则需三年一检。灭火器的配置数量要符合规定,重点部位如实验室、配电室要增加配置密度。
电气线路检测是预防火灾的重要环节。每月要检查配电箱内接线是否规范,有无私拉乱接现象。重点检查实验室、宿舍等大功率用电场所,使用热成像仪检测线路接头温度是否异常。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老旧教学楼的线路老化严重,必须建立电气检测档案,对使用超过15年的线路进行重点监控。配电室要严格落实管理制度,严禁堆放杂物,配备绝缘工具和灭火器材。
厨房是校园火灾高发区。每周要检查油烟管道清洗记录,确保至少每季度专业清洗一次。实际操作中可用手电筒照射管道内壁,检查油垢厚度是否超过2毫米。同时要检查燃气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厨房灭火装置是否处于待命状态。特别要注意检查燃气软管使用年限,普通橡胶软管18个月必须更换。厨房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油锅起火扑救方法,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灭火毯。
消防通道管理必须严格。每日巡查时要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严禁堆放杂物。实际操作中可用卷尺测量通道宽度,主通道不得小于1.4米,次要通道不得小于1.1米。防火门必须保持常闭状态,闭门器要灵敏有效。很多学校为了方便管理锁闭安全出口,这是禁止的。楼梯间要保持畅通,不得设置任何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要格外细致。每月要核对危化品台账,检查储存柜通风是否良好,防静电措施是否到位。实际操作中要重点检查有机溶剂存放是否超量,实验废弃物是否及时清理。特别要注意气瓶间的管理,乙炔等易燃气体必须与氧气分开存放,并设置防倒链。实验室内要配备专用灭火器材,师生要掌握化学品火灾的扑救方法。
宿舍消防安全需要常态化监管。每周要突击检查学生宿舍,重点排查使用违规电器、私拉电线等现象。实际操作中可使用插座检测仪检查线路是否接地良好。要教育学生离开宿舍时断开充电设备,床上禁止使用插排。很多火灾事故都是由于手机充电器长时间通电导致的。宿舍楼要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夜间值班人员要熟悉应急疏散程序。
消防演练要注重实效。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全员疏散演练,演练前要制定详细方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实际操作中要模拟真实火场环境,使用烟雾发生器,让学生体验低姿匍匐前进。演练后必须进行总结评估,找出疏散路线设置、人员疏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演练要覆盖所有时段,包括上课时间、午休时间和晚自习时间。
微型消防站建设要落到实处。重点检查防护装备是否齐全,灭火器材是否完好,通讯设备是否畅通。实际操作中要定期组织队员进行装备穿戴训练,确保接警后1分钟内能出动。特别要检查空气呼吸器气压是否充足,面罩密封是否良好。微型消防站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队员要熟悉校园建筑布局和消防设施位置。
消防安全培训要分级开展。对教职工要重点培训组织疏散和初起火灾扑救技能,对学生要着重培养火灾避险和自救能力。实际操作中可采用VR技术模拟火场逃生,让师生在虚拟环境中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特别要教会学生识别不同火灾类型,选择正确的灭火方式。培训要注重实操,让师生亲自体验灭火器使用、疏散引导等技能。
建立完善的消防档案至关重要。要详细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内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实际操作中可使用移动终端现场录入检查数据,自动生成检查报告。特别要注意保存消防设施设备的原始资料和维修记录,这些在事故调查时都是重要依据。消防档案要分类管理,包括设施档案、检查档案、培训档案等。
必须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将消防安全责任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实际操作中可制作消防安全责任公示牌,在显著位置公示责任人信息。校领导要带头参加消防检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线。各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发现隐患能够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要纳入绩效考核,对履职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