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机制。作为航空运输的关键节点,机场涵盖航站楼、跑道、油库等多样化功能区,每个区域的消防系统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和维护标准。

建立动态设施档案是维护工作的首要环节。这份档案应当详细记录每套设备的技术参数、安装位置、维护历史及故障处理记录。维护人员在每次作业后需及时更新档案内容,特别要对重复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重点标注。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快速检索和状态跟踪,为日常维护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航站楼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要每日进行自检功能验证。手动报警按钮和烟感探测器应当按月分区进行抽样测试,测试前需与运营部门充分沟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维护重点在于监测报警阀组压力参数,末端试水装置需要按季度开展放水测试。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必须在模拟断电环境下检验其实际效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跑道和机坪区域的消防设施面临特殊环境挑战。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鹤需要重点防范低温冻结和接口堵塞问题。在寒冷气候地区,应当配备电伴热等防冻措施,并在关键时间节点加强检查。每月需要开启消火栓进行功能测试,同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这需要与场务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飞机救援消防车辆的战备状态直接关系到应急响应效能。每日必须完成车辆启动和基本功能检查,每周需模拟实战条件测试消防泵出水性能及泡沫混合系统精度。随车装备应当建立详细清单,每次任务后及时进行清点维护。泡沫原液需要定期检测有效期,确保随时处于可用状态。

机库和油库等特殊场所的消防系统需要采取更严格的维护标准。大空间机库的智能灭火系统每半年应当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全功能测试。油库区的泡沫灭火系统需要重点关注泡沫液的质量稳定性,建议按季度取样送检。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必须使用标准气体定期校准,所有关键测试都应当保存完整的记录资料。
消防系统的整体联动性能需要通过定期测试来验证。每季度应当组织一次全流程联动测试,模拟从火警探测到应急设备启动的完整响应过程。测试前需要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测试结束后要及时分析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备品备件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维修效率。对于关键部件和易损件,应当建立合理的安全库存。与供应商建立优先供货渠道,对采购周期较长的进口配件需要提前储备。库存管理要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定期检查备件状态,避免因存放不当导致性能下降。
专业团队的培养是确保维护质量的核心要素。维护人员不仅要掌握操作技能,更要深入理解系统原理。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学习设备图纸和控制逻辑。鼓励员工考取专业资质,建立内部故障案例库,通过经验分享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
机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需要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通过规范化的作业流程、系统化的档案管理、专业化的团队建设,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维护人员应当具备前瞻性思维,将标准规范转化为可执行、可追溯的具体行动,为机场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